研磨开面是地面处理的第一步,却也是粉尘污染最严重的环节:
传统吸灰机采用单吸灰仓设计,换灰时必须停机,导致研磨中断率达30%。
吸力不足(<15kPa),50μm以上粉尘勉强吸收,而对人体危害最大的PM2.5级粉尘(<2.5μm)收集率不足50%。
开放式滤芯设计,粉尘堵塞后吸力衰减快,2小时后效率仅剩60%,施工人员不得不戴着防毒面具作业。
换灰不停机 + 飓风级除尘,我们拒绝“让工人用健康换效率”,誓要打造“会呼吸的清洁设备”。
行业首创“前瞻先锋”设计,主仓吸灰时副仓同步待机,换灰仅需15秒且无需停机,连续作业效率提升40%,研磨清洁真正“无缝衔接”。
粒子流传感器实时监测滤芯状态,堵塞前自动触发3000rpm高速反吹,滤芯寿命延长2倍,运维成本直降60%。
28kPa超高压吸力(传统设备的2倍),搭配0.3μm纳米级滤芯,PM2.5收集率达99.9%,施工后地面粉尘残留量<5g/㎡(国家标准 50g/㎡)。
某医院地下车库翻新,需在营业期间作业,林德洛克吸灰机让现场PM2.5浓度始终<35μg/m³(国标75μg/m³),实现“边研磨边喝咖啡”的洁净施工。
从“忍受噪音污染”到“无线静音革命”,传统无线设备为追求便携,普遍采用丁烷驱动,却带来三大硬伤:
发动机轰鸣达95dB(相当于电锯作业),工人必须佩戴防噪耳机,长期作业导致听力损伤。
丁烷燃烧释放CO、NOx等有害气体,密闭空间(如地下室、电梯井)施工时,有害气体浓度易超标。
单罐丁烷仅支持1.5小时作业,频繁换罐打断节奏,小面积施工反而更耗时。
锂电池 + 超静音,重新定义“移动自由”
无刷电机+全封闭消音舱,噪音低至65dB(相当于正常对话),夜间施工不扰民,学校、商场等敏感区域也能随时开工。
搭载汽车级锂电池,支持6小时连续作业(丁烷设备的4倍),双电池快换设计实现“续航无缝衔接”,地下室、古建筑等无电源场景轻松征。
机身重量远远轻于丁烷设备,搭配360°万向轮,女性操作员也能单手推行,边角、楼梯等复杂区域操作灵活度提升50%。
七年磨一剑,让边缘研磨告别“手工时代”
传统研磨设备离墙距离>50mm,边缘只能依赖手工角磨机,导致:
10米边缘手工打磨需30分钟,且粗糙度高、光泽度不均。
机器与手工打磨区交界明显,被迫用10cm踢脚线遮丑,浪费空间且影响设计美感。
手持角磨机振动大(>5mm),长期作业易导致“鼠标手”,某项目因此发生3起操作事故。
单盘万向,紧密贴墙研磨无死角,创新设计“可推式单盘磨边机”,让边缘处理回归机器精度:
磨盘搭配±45°旋转支架,阴角、弧形墙根全适配,边缘完整研磨率达100%;
机身配双万向轮,推动阻力降低60%,单手操控不费力,效率较手工提升5倍。
接触墙面自动锁定90°垂直(误差±1°),遇圆弧面可手动调节;
电机支持0-8000rpm调速,软质材料精细抛光,硬质材料暴力切削,一机搞定全部材质。
六年攻坚,终结“朝天锅混料”乱象
始于“料没搅匀”,传统 “朝天锅” 混料三大致命伤:
二维搅拌导致40%骨料下沉,地面空鼓开裂率超30%。
开放式搅拌舱PM2.5浓度超标20倍,曾引发安全事故。
人工控时导致40%过混/欠混,某项目返工损失200万元。
历时六年,打造磨石地面 “基因优化器”:
动态称重+LindMix算法,搅拌时间精度±0.5秒,单批次从15分钟压缩至6分钟,效率提升60%,过混/欠混率归零。
-5kpa负压环境+脉冲反吹,粉尘零外溢,PM2.5浓度≤20μg/m³,防爆电机杜绝安全隐患;
施工员从此告别防毒面具,混料区可直接穿白衬衫进出。
顶部螺旋桨+底部涡轮双驱动,3分钟实现99.8%均匀度(朝天锅仅70%),抗压强度提升25%,开裂风险直降80%;
适配石英石、玻璃颗粒等10+骨料,再难“驯服”的配方也能均匀融合。
从 “返工常客” 到 “免检标杆”某文旅项目此前朝天锅做无机磨石,10个区域8个开裂。
换用林德洛克混料机后,首批3000㎡地面一次通过验收,监理方检测显示:骨料分布均匀度达99.5%,平整度误差<0.3mm——曾经的“返工重灾区”,如今成为行业观摩的“免检样板”。
01 当同行说“地面有点波浪很正常”,我们说“丝级平整才是标准”;
02 当市场默认“开面就得吃灰”,我们偏要实现“清洁与效率兼得”;
03 当便携设备还在依赖丁烷,我们已用锂电开启无线静音时代;
04 当边角被视为“差不多就行”,我们用毫米级精度证明——细节,才是拉开差距的关键。;
这不是单纯的产品研发,而是一场对地面处理行业的“重新定义”:我们不止于解决问题,更要让每个施工环节都成为“品质的宣言”。
这不是性价比的权衡,而是对“地面处理艺术”的信仰:当行业用“差不多”将就时,我们选择用“死磕”定义专业。
无论是磨边机的万向刀头,还是混料机的行星搅拌,每个细节都藏着数千个日夜的试错,藏着对“让无机磨石不再失败”的执念。因为我们深知:设备的终点,是客户工程的起点;设备的精度,决定地面的寿命。